發布時間:2016-02-18 12:09:32
標簽:
瀏覽(85389)
我的鄰居麗莎(Lisa)有一輛小小的本田(Honda),可這星期她問我能不能把我們家的小貨車借給她,好幫她女兒搬家到紐約城里的大學,就是40分鐘的路程。
我們說,沒問題。不過后來發現,她女兒要搬的全部東西加起來,讓麗莎不得不加碼,從另一個朋友那里借來一輛大得多的運動休旅車。
Jake Daniels/Chattanooga Times Free Press, via Associated Press
現在新生入學時要購進越來越多的東西,而他們入住的還是家具齊全的寢室。
而且要記住,這些大一新生要搬去的是家具齊全的學生宿舍。
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我這樣說會聽著像個老古董,不過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只是帶了兩個旅行箱,而且里面沒有任何東西是全新的。我用的床單和毛巾都是我媽媽覺得她已經不再需要的。
是的,時代不同了。現在有了像寢浴百貨(Bed Bath & Beyond)、塔吉特百貨(Target)和沃爾瑪(Walmart)這些商店讓人動不動就買一大堆東西。它們設有方便的大學入學訂購目錄,而且還會提醒你去告訴親友。很多時候,你從家里訂購所有東西,貨可以直接送到你的學校里。
“我們已經不是在和鄰居攀比了,我們是在和鄰居上大學的孩子攀比,”臨床心理學家南茜·貝爾克(Nancy Berk)說。2011年她還自助出版了一本書《被束縛的大學:如何和諧、理性又省錢地幫助子女走進理想大學》(College Bound and Gagged: How to Help Your Kids Get Into a Great College Without Losing Your Savings, Your Relationship or Your Mind)。她說:“一個朋友的女兒負責給她們宿舍準備被子,結果她們買來的是300美元的被子。”
造成這一切是有心理因素的。首先,就像我們人生中的每個重要里程碑一樣,我們相信自己需要通過買東西來好好看著我們的孩子進入大學階段,而且買得越多越好。
此外,已經送過兩個兒子上大學的貝爾克女士說,這一代的父母密切地介入了子女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對于他們來說,送他們走,去開始他們人生中段沒有我們在身邊的現實生活體驗,是一件大事情。她說,現在大家都覺得,能夠讓人們在這一次轉變中順利過渡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買東西”。
又或者,就像一家房屋遷移和房產清算公司“Caring Transitions”的總裁克里斯·塞曼(Chris Seman)所說,“我覺得父母是想把他們的家復制一個給他們的孩子。”
貝爾克女士說,此外,家長們投資在大學上的金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我們投入一大筆錢,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一切都那么美好,”她說。
那我們該如何把握這一切呢?我從專家和鄰居們那里搜集了一些建議,他們的孩子都處在念大學。
我知道我現在說的這些會遭到性別歧視的指責,不過跟我聊過的每一個人都認同,給男孩打點行裝,和給女孩打點是完全不一樣的。
“男生要穿得整齊點,一件有領T恤足矣,”塞曼說,“女生要帶的則多得多。”
不過,他說,對于男生來說,真正占地方的是電子產品。
塞曼等人首先提供的其中一條建議是,你的孩子們應該和他們的室友溝通好,以避免帶重復的物品。如果你的孩子正準備上大學,他們很可能已經開始和他們的室友在網上聯系了;又或者,他們很可能將是和自己認識的人同住。
我的鄰居金(Kim)的女兒現在在北卡羅來納大學威明頓分校(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Wilmington)讀書,即將進入大學二年級,金說在年的時候,室友們就是在Facebook上商量好誰負責帶什么東西。
“住得近的人就帶沙發床和微波爐之類的大件物品,”她說。
我另一個鄰居帕姆(Pam)的大兒子剛從大學畢業,而小兒子則是今年入學。大兒子丹尼爾(Daniel)和室友次網上溝通時說的話,讓她想起來就發笑。
“他室友談到了環境照明,丹尼爾根本搞不懂那是什么東西,”她說。
帕姆決定不從很多商店都提供的大學用品購物目錄中選東西,因為她覺得是由兒子自己搞清楚他們需要些什么東西。
“當你走進大學的時候,情緒是很高漲的,每一個人都會很緊張,”她說道,“對他們來說跟室友一起去買他們需要的東西真是再好不過了。”
畢竟,幾乎沒有什么學校附近會沒有商店讓學生們囤貨,有些大學書店甚至也會連帶賣所有生活必需品。
我問我采訪的這些父母,從他們付過不少代價的經驗中,他們會給出哪些建議。
塞曼說,他送他個兒子上大學的時候,他們買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比如浴簾。“我把價值150美元的東西退回了塔吉特百貨。到第二個孩子的時候,我就知道該怎么打算了。”
還有,不管多么劃算,也不要在好市多(Costco)買上六打洗發水用一整年。“他們有很多地方可以買東西,”貝爾克女士說:“如果想要批量買,也可以去網上搞定。”
金警告說不要用塑料箱運東西。“我們把箱子帶過去,那里根本沒有地方放,于是我們又把它們帶回去,”她說,“用紙箱或者那些宜家(Ikea)大袋子吧——那些東西簡直是上帝的恩賜。”
貝爾克女士說她發現了那些真空袋的神奇之處,它們能讓你把東西裝好,然后把所有的空氣抽掉。“我們就是這樣收拾那些可以壓縮的東西的,比如床上用品和羽絨服,”她說。
金提醒說,任何你不想被啤酒或者指甲油弄臟的東西,都不要送到學校去,還有,不要買任何你的孩子根本不會用的東西,不管那東西多么有用。
“學校提議你們給電腦上個鎖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們經常出入不關門,”帕姆說:“我們認識一個女生,丟過兩臺電腦。你還可以帶把鎖去圖書館,這似乎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不過,她回憶道:“我們找遍了各種鉆子,好把鎖安上。我們還得打電話給一個住在郊區的朋友,找來一個鉆頭,在書桌上鉆洞。”而她兒子后來用過那把鎖了嗎?“沒有。”
而接下來這個倒似乎是個簡單可行的計劃:金說她把她女兒所有的重要文件都掃描進了她的電腦,比如出生證、駕照和高中成績表,好讓她和丈夫在需要時就可以查找得到。然后那些原件就裝在一個顏色鮮艷、信紙大小的塑膠封面文件夾里,像個筆記本電腦包一樣,讓她的女兒帶走。
“所有千萬不能丟的東西都在里面,而且那是鮮紅色的,一眼就能看到,”金說,“結果它被扔到床墊底下了。”
說到底,重要的事情,還不是你買的那些宜家書桌和塔吉特百貨的床單,而是像我這些導師們所說的,你應該記住去上大學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你自己。
“如果你把他們的控制權奪走,就會造成更大的壓力,”塞曼說,“他們肯定會做一些荒唐的決定,但就由他們去吧。”
還有,求你了,別成為那種連夜給孩子寄一筒一筒硬幣好讓他們能用投幣洗衣機的家長。“郵局的那個人說他見過一個家長這么干的,”金說。
真的嗎?我們都到這種程度了?那求你了,別再寄第二次了。
四通搬家保障
讓您放心搬家
爽約5倍賠
期詐3倍賠
亂收費2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