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2-18 12:21:22
標簽:
瀏覽(61166)
問題 漫天要價隨意加費 多無合同難討賠償
近日,家住朝陽區區東壩附近的李女士,準備搬到海淀區玉泉路附近的新家。李阿姨先是電話咨詢了一家搬家公司,對方表示收費200元,這只是“起步價”。而若沒有電梯,從2樓開始每增加一層需加10元錢,并且6樓往上,每上一層則加20元,搬這趟家要花費300多元。
讓李女士更頭疼的是在搬家當天,搬家公司來人后先是嚷嚷車離樓梯口太遠。搬家師傅表示,車距離樓梯口10米以內不收錢,超過10米,1米兩元錢。而隨后上樓查看家具后又告知李女士,搬家具也要加錢,這叫家具拆裝費,四扇門的柜子120元、掛式空調150元;而洗衣機是滾筒的,要另收費;電視是液晶屏,也得另算錢……算來算去,這一趟搬家下來,李女士支付給了搬家公司近700元。
隨后,記者也電話咨詢了北京市多家搬家公司,起步價在240-600元之間,其中并不包括家具拆裝費,柜子要按門算錢,多在100-150元之間;空調分為掛式和柜式,價格在150-200元;而材質好一點兒的家具、家電,價格還要翻倍,像是紅木家具,起步價在600元左右。
在搬家過程中,王先生家的紅木桌椅因磕碰出現了明顯“傷痕”,當他向搬家公司索賠時,對方卻推脫稱:“是搬運工人損壞的,工人是雇來的,跟公司沒關系。”而這些搬運工根本就沒有賠償能力,咬死了就是不賠。
記者也從北京市多家搬家公司了解到,多是在電話里商談搬家費用,具體情況搬家當天才會敲定。而當被要求是否需要到店面咨詢或是簽訂合同時,記者被一一拒絕了,對方紛紛表示,電話里就能講清楚。咨詢了10多家搬家公司,只有一家表示可以簽訂保價合同,但雇主須向搬家公司繳納相當于物品價值30%的保險費,此費用不予退還,一旦在搬家過程中物品磕碰損壞,搬家公司會全額賠付。
據了解,北京市消協熱線有關搬家公司的投訴中,物品丟失、損壞是搬家糾紛中的高發案例。但多由于沒有簽訂合同,消費者不能提供雙方交易記錄,大多都是私下與搬家公司協商,或者不了了之。
調查 無行業標準 公司是“中介”工人臨時湊
搬家行業魚龍混雜,除了沒合同、亂收費、索賠難外,記者在進行了多方調查后發現,“黑搬家”、服務差、無誠信、缺乏培訓、無行業標準等問題有待解決。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不少搬家公司中負責實際搬運工作的搬運工和車隊,并不是搬家公司所有,而是散落在社會上四處打游擊的無業人員。“搬家公司的作用就跟中介差不多,他們接了活兒就找我們去搬。”專門給搬家公司干活的搬家車隊趙師傅說,誰有活就給誰干,干完收了錢就完,就是一錘子買賣。而搬運工人的收入待遇低,不少工人為了牟取更多利益,不得不超負荷地大攬搬家任務,從而引發不守時、半路甩活等糾紛,給人留下服務差、無誠信的印象。
據了解,搬家公司如注冊為公司,只需要繳納注冊費用和提供固定的經營場所地址即可,此外再無任何技術等方面的門檻。記者還咨詢了物價部門,其工作人員表示,搬家公司屬社會服務類,其收費屬于個人行為,而目前也沒有對搬家費用的統一定價標準。搬家公司的加價收費則面臨難取證、無依據等懲治困境。如此一來,搬家行業如同“自由市場”,成了監管的盲區。
四通搬家保障
讓您放心搬家
爽約5倍賠
期詐3倍賠
亂收費2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