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9-21 14:31:33
標簽:文明
瀏覽(3959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節假日外出旅游成了稀疏平常的一件事。眼下,“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不少想趁著節假日出游的人又開始憧憬“詩和遠方”。
近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與《國家人文歷史》雜志社主辦的中國全域旅游魅力指數榜單出爐,江蘇省蘇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等20個地市和貴州省花溪區等20個區縣進入“2017中國全域旅游魅力指數排行榜”,三亞位列“2017中國全域旅游魅力指數排行榜地市級”第八名。(據《三亞日報》)
說到旅游,都和文明離不開關系,每次黃金周過去后,都能窺見很多不文明現象,令人唏噓。當前,在很多人看著即將來臨的“十一”黃金周“摩拳擦掌”之余,有必要對他們打打“預防針”。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我們已經很熟悉,而面對這些剛剛出爐的2017中國全域旅游魅力城市,相信很多人都想去看看,但關鍵在于怎么去看,帶什么去看。
旅游的意義和目的是什么?不管是國內游還是出境游,旅游的目的或是為了在緊張的工作間隙,尋找生活的調劑,或是為了更好地感受一個城市的魅力。但遺憾的是,不少人在這過程中,完全地“放飛自我”,忽略了自我的行為規范。
于是,近年來,關于旅游時不文明行為的現象屢見報端,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排隊、買東西一擁而上……所有的這些,都為社會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更嚴重的是影響了國家形象。
有人將之與國民素質掛上了關系,不否認,不文明行為確實與素質有關,但若是一桿子打翻一船人,一度地“崇洋媚外”,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國外都是井然有序,那就是一種嚴重的偏見。如果帶著理性去分析,就會知道,但凡是有人類的地方,都會有不文明行為的出現,全世界都一樣,國外同樣存在。因此,談旅游文明,要放在世界的范疇論述,而不是將其區域化。
旅游文明是一個系統工程,要讓文明成為社會旅游的坐標、成為每個人的行為習慣,就需要整個社會都更加注重公共文明生態的培育,這一點,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深入開展中。余下的,就是具象到某個個體,從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開始,逐步影響帶動身邊人文明出游。
不管是此次的中國全域旅游魅力指數榜單,還是往日的口碑,三亞都獲得了一定的成績,而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有著多少人日日夜夜的辛勞付出,也有著多少人年復一年的努力維護。一個不文明的行為,影響的不僅僅是三亞的整體形象,還是對他人勞動的無情踐踏。
而關鍵的是,一個文明的旅游環境會使人人受益,一個不文明的旅游環境會使人人受害。“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很多人都意圖想去尋找“詩和遠方”,當我們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構成了美景的一部分,所以,請以自己的行動,給自己、給他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和印象。
四通搬家保障
讓您放心搬家
爽約5倍賠
期詐3倍賠
亂收費2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