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8-14 14:04:05
標簽:業態 保險業 步履
瀏覽(92151)
作為金融業三駕馬車之一的保險業,自然也在該領域開始探索新的商機。不過,在這樣的探索階段,保險業有進展也有挫折,如平安產險日前轉讓了租車平臺寶駕信息全部股權,而面臨競爭和盈利壓力或是導致平安產險對該公司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不過,如寶駕信息這樣的事件僅是共享經濟中的一個側影,在政策紅利的支持下,未來共享經濟在我國也會迎來更大的發展,屆時,保險業又該如何去適應新的經濟業態及其風險所帶來的保險需求呢?
保險業探索共享經濟新商機,有進展也有挫折
共享經濟是近年來經濟發展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新業態。資料顯示,共享經濟理念在21世紀初被引入國內,并在近三四年內極速發展,如今,各類共享產品如同颶風一樣向著市場襲來,單車、充電寶、雨傘、床鋪、書店、汽車等衣食住行各式領域都在迅猛的以共享模式發展,據統計,2016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130%,參與共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
在此環境下,嗅覺敏銳的保險業同樣開始在該行業探索新商機。不過,在這樣的探索階段,雖然有進展,但也避免不了一些小挫折。
日前,藍鯨保險查閱信息發現,平安產險與上海鼎瑜車盈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寶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0%的股權以投資成本價格轉讓給車基金,轉讓價格為3059.39萬元,初投資成本為3059.39萬元。此次股權變更后,平安產險不再持有寶駕信息股份。
據悉,作為p2p租車平臺的寶駕信息,在2014年由平安產險、啟明創投聯合領投,天使投資方58同城跟投,共獲得3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有媒體指出,這筆投資金額在當時超越了所有租車平臺A輪融資的總和。從這樣的投資金額不難看出,平安產險在當時對寶駕信息是抱有一定信心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平安產險今年將寶駕信息的股權轉手呢?具體原因或可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先要追溯到平安產險初投資寶駕信息的原因說起。據當時知情人士透露,平安產險從眾多租車平臺中選擇該公司,重要的原因就是與同行相比,寶駕租車的“0”丟車率,該人士表示,“保險注重的就是風險控制能力”。寶駕租車創始人、CEO李如彬也曾表示,寶駕租車之所以能夠在半年內持續獲得投資人青睞,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寶駕租車在保持高成長性的同時,擁有行業內為完善的征信系統和風控體系。”
但是,根據藍鯨保險調查發現,寶駕信息在此后多次因丟車被告上法庭。僅在2015年,粗略統計寶駕信息丟車數量已達十余輛。其中,2015年4月,寶駕信息更被多名丟車的車主集體起訴。另一方面,互聯網租車行業競爭激烈,寶駕租車瘋狂燒錢卻仍無法提升業績,有內部人士透露,寶駕租車訂單多的時候,也就一天幾百單。在此背景下,2016年寶駕租車進行了轉型,除P2P租車外,寶駕信息的業務涵蓋電動汽車分時租賃、試駕、拼駕。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無論轉型與否,寶駕信息似乎都在面臨著盈利壓力。
保險公司多方參與,與共享經濟協同發展
不過,如寶駕信息這樣的事件僅是“保險+共享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側影。平安保險也正在尋求更廣闊的合作。有消息指出,目前,平安保險正在與深圳市分時共享網絡有限公司旗下I-Go共享汽車洽談精確保險合作。
對于保險行業來說,“共享經濟是一個很大的機遇”, 北京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主任劉新立說道。而這個機遇,不僅僅是體現在共享汽車方面。
如在共享單車領域,保險首先可以為參與共享經濟的個體提供風險保障;其次可降低共享單車運營過程中的責任風險;,還能降低運營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對公司長期運營產生的影響。
資料顯示,作為互聯網險企的眾安保險,正是個為共享單車用戶提供保障的保險公司;而據螞蟻金服提供數據顯示,騎行意外險在近三個多月來,已在線成功理賠110起,承保保險公司國泰產險于7月24日向一位騎共享單車意外身故的用戶完成理賠50萬元,成為中國首單共享單車領域身故保險理賠案。
此外,日前市場上還出現了用互助保險的形式提倡的 “共享醫療”新概念, 中國保險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保險系主任魏麗教授認為,這可以看作是一種補充的社會保障方式。魏麗表示,去開拓保險尚未關注或不易實現的領域,可成為保險的合作伙伴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
除此之外,還有為共享巴士定制出行安全綜合險;為共享私廚平臺提供定制“騎士保”保障配送人員安全;為共享短租平臺提供家財險和承租人綜合保障險等等,不難看出,共享經濟+保險的探索階段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政策利好共享經濟領域,保險為共享單車提供風險保障
除了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共享經濟同樣得到了國家政策的肯定。尤其是共享單車領域,與保險業的關系密切。
8月3日,經國務院同意,交通運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肯定了共享單車的發展對方便群眾短距離出行、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的積極作用,并鼓勵和規范共享單車發展。從此,共享單車這種服務模式就有了法定地位——這對共享單車行業極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指導意見中,關于保險機制,在意見稿中的提法為“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險”,而《指導意見》僅保留了“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而刪除了“第三者責任險”的要求。
這是由于,一方面,從目前情況來看,共享單車發生的糾紛多是騎行人在騎行過程中因車輛性能或駕駛技術等發生意外,造成騎行人自身的人身損害,但是,第三者責任險是針對共享單車騎行人在騎行過程中,可能給他人造成的人身或財產損失,所建立的保險救濟機制。另一方面,強制平臺為用戶購買第三者責任險,不僅會增加共享單車企業或平臺的負擔,同時也可能會出現惡意制造事故,騙取保費的可能。
從保險業方面來看,保監會在近期發布《2017年上半年保險業平穩較快發展行業風險防控能力增強》一文中同樣指出,在共享經濟方面,保險業積極參與綠色智能交通、保障安全出行,針對共享單車推出專門保險產品,為共享經濟發展提供風險保障。
第三方機構安邦智庫對此表示,作為一個必然在中國出現的新生事物,對共享經濟的總基調是鼓勵和支持。不管是從經濟還是從政治上來說,資本涌入共享經濟領域都是政府所樂見的。
保險+共享經濟展望:保險業如何適應新經濟業態下的保險需求
有了資本和政策的助力,不難想象,共享經濟未來的發展更將不斷加快。根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內容顯示,未來幾年,共享經濟仍將保持年均40%左右的高速增長,到2020年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到2025年占比將攀升到20%左右。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結構的變化,保險業又該如何與共享經濟融合發展呢?
“新的經濟形態的出現,都會伴隨一些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兼博士生導師朱俊生對藍鯨保險說道,“對參與共享經濟的用戶或者企業,都會不同程度的存在風險轉嫁問題,而這個風險不管是企業方面還是用戶都可以利用保險機制去合理的加以解決。”
朱俊生表示,共享經濟下的保險或許和以前的所謂的保險形態有所差異。這就需要保險根據新的經濟形態需要去創新產品,去適應這個業態。
“但這也并不是說,原來的產品沒有合適的”,朱俊生說道,所以,對于未來的保險市場來說,怎么去適應新的經濟業態及其風險所帶來的保險需求,這可能是未來保險業在共享經濟下發展的重心。
四通搬家保障
讓您放心搬家
爽約5倍賠
期詐3倍賠
亂收費2倍賠